【龙桥街道】党建引领两新组织融入基层治理
发布日期: 2024-04-07 15:31 信息来源:兖州区龙桥街道 浏览次数:

济宁市兖州区龙桥街道依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以“小家园”温暖“大队伍”,服务28家新业态企业、4517名新就业群体人员,助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组织同社区党组织共建服务模式,抓牢组织覆盖、抓好共促发展、抓实融入治理,锻造“两新党建样板”。2024年3月,全国快递业和快递员群体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济宁召开,并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现场观摩。

做实一核引领,基层党建与企业发展同向发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健全完善“覆盖全面、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在新百汇商圈建设2000平方米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商会、易运盈和四宝传媒等党支部,涵盖数字科技、现代商贸、酒店餐饮、物业管理等各新业态,最大限度实现服务辖区两新组织全覆盖。在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两新组织共享阵地、快递主题广场和民营企业之家,配备企业孵化平台、共享直播间、美团工作室等企业发展载体,围绕新业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行业突出问题、重点任务,区委组织部、区两新工委、街道、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共同开展两新组织“圆桌会议”11次,引领两新组织齐聚龙桥、共商合作、共谋发展,持续发挥党建引领和服务保障作用,赋能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聚焦资源融入,协同联动和暖心服务同频共振。牢固树立“服务是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的理念,持续优化提升“关爱一体、互融共促”的发展体系。畅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诉求表达渠道,围绕新就业群体日常需求,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面对面沟通、清单式办理,推动服务资源“精准化”下沉。依托“未来学院”为新就业群体制定岗位技能培训方案,联合工会、民政部门、职业院校,开展“送技术进平台企业、送课程进小哥学院”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搭建全域服务阵地、实施关爱行动、加强权益保障,在辖区按照“有场所、有标识、有桌椅、有报刊书籍、有充电设备、有饮用水设备、有应急医疗用品”的“七有”标准,建设“兖新苑·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46处、“共享职工之家”16处、“爱心妈妈小屋”“温新乐园”15处,建设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中心、快递诉求调解室、暖心故事汇等特色服务阵地,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消除后顾之忧,切实强化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管理服务和关心关爱。

实现反哺社区,行业优势和社会责任同轴共转。引导两新组织发挥行业优势,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民生关怀、爱心帮扶等方面积极探索,践行社会责任,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治理的“1+3+N”工作机制,将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治理“大网格”。依托“新新向党”综合管理系统,通过“随手拍”“随手公益”等形式,对综合执法、市容市貌、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生态环境等案件进行信息直报,积极参与信息收集、政策宣传、文明示范、志愿服务等微治理任务。强化两新组织党组织同社区党组织共建共享,创新开展“窗帘之约”等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小哥志愿者服务队”,实施划片定岗制度,外卖小哥每天清晨7:30对包保的“空巢老人”家拉窗帘情况进行巡视检查,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的“民情前哨”,该暖心做法被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推行基层治理量化赋分机制,对新就业群体志愿者参与治理服务、志愿活动行为进行正向赋分,以实物奖励形式兑现,激发参与热情,推动两新组织融入发展大局,为社会基层治理赋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