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11370812004311244X/2021-090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兖州区应急管理局 | 组配分类 | 文字解读 |
| 成文日期 | 2021-12-31 | 废止日期 | |
| 有效性 |
《济宁市兖州区“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政 策 解 读
为便于全区各镇街、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深入贯彻实施《济宁市兖州区“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解读如下:
一、背景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我区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随着全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形势、问题和任务,既要妥善解决安全生产工作历史遗留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推动全区进一步树牢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济宁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济宁市兖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5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一)基础与形势。总结概况了“十三五”期间我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系统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我区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
(二)思路与目标。主要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区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三)重点任务。从完善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深化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创新安全生产执法机制、完善安全生产救援体系、增强安全生产科技支撑、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共治、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等10个方面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区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任务。
(四)重点工程。提出了“十四五”期间要实施的区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升级工程、应急与安全装备现代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兖州”微型应急救援站点建设三年行动、“素质固安”深化提升工程等5项重点工程。
(五)保障措施。为保证《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促进重要项目、重点工程尽快落地见效,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投入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加强评估考核等4条保障措施。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法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应急救援、基层基础、科技支撑、执法监察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的法治化水平有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整体安全意识普遍增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
四、重点工程
(一)区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升级工程
汇集消防、水务、气象、交警、交通等预警信息和应急资源,突出应急信息全面汇聚、快速展现、上传下达、协同会商、专题研判、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等支撑能力,建立反应灵敏、协同联动、高效调度、科学决策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二)应急与安全装备现代化建设工程
制定应急与安全装备配备规划和装备配备标准,重点加强快速搜救、大型油气储罐灭火、大功率快速排水、救援机器人、高层楼宇灭火系统等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应用研发和生产,加强应急与安全装备更新、改造、维护,提高应急与安全装备配备水平。
(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区安全生产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切实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抓落实存在很大差距等突出问题。整治分为动员部署、排查整治、集中攻坚、巩固提升等四个阶段,通过集中整治,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和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治理,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确保整治工作取得预期成效,并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定型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四)“安全兖州”微型应急救援站点建设三年行动
全面启动“安全兖州”建设,以解决基层消防站点少、覆盖不到位、偏远村庄路途远、老旧小区进不去等应急救援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目的,加强基层微型应急救援站点建设,成比例配备必要的小型消防车辆和应急救援装备,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区打造“镇(街道)、园区有应急救援站,重点村(社区)、有应急救援点,小灾能自救,大灾能增援”的应急救援“兖州模式”,切实保护好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素质固安”深化提升工程
持续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拓展演练、志愿服务、文化宣传、送教下乡”系列活动,全方位提升“企业全员、社会全民、行业全领域”本质安全能力,打造遵规守纪、操作实战能力强的本质安全型企业员工团队和安全意识强、应急能力强的本质安全型社会公民群体,从“人”因关键上减少伤亡事故,提升整个社会的安全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充分发挥政府安委会的职能作用,促进政府和横向部门之间协同联动与信息共享,有效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
(二)完善投入机制
鼓励、支持社会资金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和安全装备融资租赁等项目。
(三)强化政策扶持
严格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严格落实安全技术设备设施改造等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政策,加强企业安全人才培养。
(四)加强评估考核
强化规划内容落实与监督,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全过程跟踪检查,确保规划主要任务和目标按期完成。
联系人:郑广远
联系电话:0537-3420200